首页 > 政策信息 >

玻璃制品何时在我国出现

公元前2600年左右,玻璃出现于美索不达米亚(今伊拉克)或埃及的早期文明中心地之一。古埃及和古希腊都对玻璃制造有所贡献。而距今2500年左右,中国才出现玻璃制品。有一部分人认为,玻璃是从埃及流入我国,因为出现的玻璃制品和埃及的相似;也有一部分人认为,中国商代在炼制青铜器的同时得到了少量的玻璃。

由于缺乏论证线索,什么时间在我国出现玻璃制品一直争论不休。

早期埃及的玻璃制品不透明,可以作为装饰品,有各种花纹和图案。中国的玻璃制品又称为琉璃。其实琉璃与玻璃并不是同一种东西,只是化学成分相似,都属于硅酸盐化合物,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玻璃的二氧化硅含量高达92-99%,其他成分有氧化钙、氧化铅,透光度和折光率非常好;而琉璃的二氧化硅含量最多达90%,其他的成分氧化铝、氧化钴、氧化铅等含量还不少,所以琉璃具有特殊的金属光泽。

玻璃看起来像晶体,其实它并不是晶体,而是非晶体。当石英砂受热后,原子就脱离原来的化学键,成为液态的二氧化硅,遇冷后,原子很难回到原来的位置,就形成了杂乱的非晶体状态。

石英的熔点为1750℃,想直接将石英融化,形成非晶体状态的玻璃必须要有高温。而古罗马人找到了一种能降低石英砂熔点的“助溶剂”——碳酸钠,将熔点降至1200℃左右。而且他们向熔融物中加入一些金属氧化物,使玻璃具有了不同的颜色,在今天,罗马教堂里仍可以看到五颜六色的玻璃窗。古代西方的玻璃,由于矿物和石英砂的品质,其成分都是钠钙玻璃;中国的玻璃主要是铅钡玻璃,手感沉重,但做不到无色,且容易破碎,怕冷热冲击,而且不适合盛装食物,完全比不上陶瓷。19世纪之前,中国由于缺乏玻璃技术,没有透明的玻璃仪器,很多化学反应无法观察,由于缺乏玻璃技术,也未能发明望远镜和显微镜。

一直到清朝,乾隆皇帝聘请西洋工匠,力推玻璃制造“国产化”,建立了皇家玻璃厂。乾隆曾写诗称赞:“西洋奇货无不有,玻璃皎洁修且厚。”

如今,我国玻璃工业迅猛发展,各种功能独特的特殊玻璃层出不穷,有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太阳能玻璃,有隔音隔热的中空玻璃,也有可以防盗防炸裂的夹丝玻璃。

(作者系武汉市第三中学化学教师)

订阅信息

我有话要说

您还可以输入300个字符。

精彩评论( 0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

举报成功!

举报原因 ×

在线客服 我的消息
0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