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区中心 >  成果发明社区

科学家发现“天使粒子”,微软成为最大赢家?马约拉纳费米子在80年后现身,或将为微软破除量子计算核心技术障碍

精华 分类 :  成果发明社区- 成果交流 2017-07-29 532 0

就在昨天,科学家们表示,他们已经发现了现实中马约拉纳费米子确实存在的证据!该研究由加州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合作完成,两校的研究团队分别由夏晶教授、王康隆教授和张首晟教授带领。其中,张首晟教授的团队负责制定实验方案,而加州大学方面的团队负责实际进行实验——该研究已发表在本月 20 日的《Science》杂志上。

这一发现确实在物理界举足轻重,而在“天使粒子”的光环之下,如果有一个“隐形”的最大受益者,那可能就是微软。实际上,在量子计算这场科技巨头们最前沿的竞争中,微软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通过操控马约拉纳费米子作为量子比特来实现量子计算机。

这也就意味着,微软在昨天的科学研究发布之前——也就是物理学界还没有百分之百地确定这种粒子能被观测到之前——早就已经开始规划和利用这种粒子来实现量子计算机。

其实,微软的量子计算计划早在 2004 年就开始了。时任微软技术与研究战略副总裁的 Craig Mundie 接受了微软科学家、拓扑学大师 Michael Freedman 的建议,由后者全权负责组建量子计算研究团队,也就是成立于 2005 年的 Station Q。

当时,微软其实并没有开发量子计算机的计划,但 Craig Mundie 敏锐的察觉到,必定将会有一种全新的计算方式来颠覆传统计算机。转机出现在 2012 年,荷兰物理学家在超低温半导体晶体中发现了马约拉纳费米子可能存在的证据——这令远在美国的 Craig Mundie 和 Michael Freedman 感到异常兴奋。

后来,Craig Mundie 回忆道:“这是个非常关键的时刻,因为这一发现为微软的量子计算机之路指明了方向!”


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 250 个字符。

中国哲学研究学院

会员类型 :  科研机构
所在行业 : 

举报原因 ×

×

举报成功!

×

评论成功!

×

回复成功!

×

已经够字数!

在线客服 我的消息
0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