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区中心 >  科研机构社区

科研人员将为我国自然遗产地“量身定制”保护方案

分类 :  科研机构社区- 学术问答 2016-12-23 136 0

新华社乌鲁木齐12月23日电(记者 刘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遗产地生态保护与管理技术”项目近日启动,该项目将对我国世界自然遗产地的保护方法、技术体系和标准规范开展研究,为遗产地“定制”保护方案。

记者23日从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了解到,这一项目由住建部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牵头,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北京大学、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等17家单位联合承担。

据项目负责人、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杨兆萍介绍,该项目是针对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的共性问题,开展理论、技术与示范的系统研究,可为我国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遗产地生态保护、旅游与社区协调发展提供科学基础和技术支撑。项目将系统分析我国自然遗产全球突出普遍价值,包括集成生态维持、保育和修复技术,提出适应性管理模式;建立动态监测技术体系;集成分布式自然遗产大数据库,建成国家、省区、遗产地三级监测与保护信息平台;探索跨区跨境联合保护机制等九大子课题。

杨兆萍介绍,我国对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管理研究尚处探索阶段,大多是个案研究,并无十分成熟的方案。事实上,世界自然遗产地也是广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该项目将对旅游开发过程中如何进行合理分区、分类保护,进行系列生态设计,促使保护与开发同步进行,实现生态保护、旅游开发以及社区发展共赢。

截至2016年,我国拥有50项世界遗产,其中包括自然遗产11项、文化遗产30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文化景观遗产5项,位列世界第二。


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 250 个字符。

广东石油化工分院

会员类型 :  科研机构
所在行业 : 

举报原因 ×

×

举报成功!

×

评论成功!

×

回复成功!

×

已经够字数!

在线客服 我的消息
0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