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区中心 >  科研机构社区

西南交通大学等科研项目通过国家科技成果评价

分类 :  科研机构社区- 学术问答 2017-05-20 85 0

2017年5月19日,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在北京依据科技部《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科技成果评价的标准及程序,本着科学、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组织专家对西南交通大学、成都尚华电气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组合式同相供电装置”、“牵引网分段保护与状态测控系统”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

据悉,此次评价会的专家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程时杰,四川大学教授李兴源,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宫衍圣,中铁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周晓东,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温建民,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李会杰,郑州铁路局教授级高工孟志强等组成。

经过专家评审,认为组合式同相供电装置项目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应用了组合式同相供电整体技术方案。实现了同相补偿容量最小化、牵引变压器容量利用率最大化的系统优化目标,以最小的投入同时解决了电气化铁路的电分相问题和电能质量问题。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应用了组合式同相供电系统可靠性保障技术方案。组合式同相供电装置配备完备的内部保护和系统保护,同相供电变流器采用模块级、单元级冗余备用和在线切换技术,充分满足了牵引供电可靠性要求。在国际上首次研制了组合式同相供电协调控制器,稳定可靠地实现了组合式同相补偿的实时控制、同相供电装置的调度自动化等功能。在国际上首次进行组合式同相供电系统的工程应用。运行表明:该装置运行稳定,性能优异,用户反映良好,提升了牵引供电系统和铁路运输的整体效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可以在高速铁路、重载铁路、普速铁路、市域铁路等工频单相交流供电制式的轨道交通工程中推广应用;牵引网分段保护与状态测控系统项目提出了基于故障潮流符号值法的低电压启动的集中式牵引网分段保护方案和低电压启动的分布式牵引网分段光纤电流差动保护方案,其中集中式牵引网分段保护为后备保护。可以有效辨识牵引网短路和断线故障、快速切除和隔离牵引网故障区段,并准确进行故障定位。提出了正常电压下牵引网状态测控方案。通过检测可以准确辨识列车牵引、再生等运行工况,校验牵引供电能力与供电品质,通过远动可以控制接触网开关按计划安排接触网分段停电检修。该系统适于直供、AT各种供电方式和上下行末端并联、上下行全并联等运行方式。根据运行需要,可以通过控制接触网开关实现牵引供电方式的切换。该系统采用的软硬件平台分别通过了四川省电子产品监督检验所、国家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验,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要求。项目整体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世界空白,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经专家组全面审核,与会专家一致同意,“组合式同相供电装置”、“牵引网分段保护与状态测控系统”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 250 个字符。

上海竟希咨询有限公司

会员类型 :  服务机构
所在行业 :  金融/投资/证券

举报原因 ×

×

举报成功!

×

评论成功!

×

回复成功!

×

已经够字数!

在线客服 我的消息
0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