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
科研机构社区-
学术问答
2017-06-01
109
0
32名硕、博研究生在西交利物浦大学一年一度的研究生“海报日”活动展示了他们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海报日”为学生提供了向不同学术背景的科研人员和专家学者展示科研成果的机会,旨在推动形成和谐融洽、相互合作的科研环境,促进学校不同学术部门间科研理念与成果的交流。 西浦副校长Andre Brown教授表示,“科研人员的必备技能之一就是要学会通过多种方式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 “以简洁的方式呈现科研成果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如果要让外行也能理解你的研究内容,研究者就需要能在大约一分钟内向他人概述自己的研究。当然,你也要能够从容地面对观众,就自己的研究领域侃侃而谈一个小时。” 他补充道:“要达到这样的水准,研究者需要在合适的时候退后一步,以更开阔的视野看待自己的研究工作。当然,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尤其当你长期埋头专注于细节研究的时候。” ![]() 这次“海报日”的评委会由来自学校各个学术部门的24名学者组成。评委会通过评估学生的展示内容和效果,评选出了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最佳展示奖。 评委对参展海报的科研质量、海报的条理性、有效性及学生的展示技巧进行评估。参赛选手也可参与投票,并共同评选出了最受欢迎海报奖。 ![]() 西浦环境科学系博士生刘琳(音,上图)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项目“基于碳纳米材料的新型自供电微传感器”。 研究过程中,刘琳(音)曾经与电气与电子工程系博士生李星硕进行探讨。李星硕也是这次的参展学生之一,他的展示项目涉及光伏领域,研究论文最近已在专业内顶级期刊上获得发表。 “我收到了学校不同学术部门专业学者的反馈和意见。每位专家和研究者的关注点不同,可以促使我以不同视角看待自己的研究。如果将来再遇到类似机会介绍自己的科研成果,我想我已经有了改进的方法了。” 经过评委会的评选,西浦副校长Andre Brown教授和科研与研究生院院长林永义教授为获奖者颁奖。林永义教授表示,同学们在展示过程中表现出的创造力和才能给他留下了印象深刻。 生物科学系博士生杨乃琪(音)凭借她的科研项目“巨噬细胞中的免疫调节物对干扰素信号的调节”荣获一等奖。 她表示自己既开心又激动,“我从未想过自己会获奖,更不要说一等奖。” ![]() 此外,电气与电子工程系的韩冰获得二等奖,西浦国际商学院的马壮和电气与电子工程系的蔡煜涛(音)同获三等奖,Hemanth Rudrappa获得最佳展示奖,土木工程系的Sanmouga Marooden获得了最受欢迎海报奖。 西交利物浦大学还于每年9月举办年度SURF海报展活动,鼓励本科生展示在暑假期间与学术导师合作完成的科研项目。 |
举报成功!
评论成功!
回复成功!
已经够字数!
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 250 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