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
服务机构社区-
服务动态
2017-07-04
100
0
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成为北京第七处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北京段全长82公里,横跨昌平、海淀、西城、东城、朝阳、通州六区,沿线文物等级高、分布密集、时代跨度长、类型丰富,既是明清北京城连接西北部园林的纽带,也是古代中国连接南北方的大动脉,现在还是连接北京中心城与副中心的项链,地位重要。
据北京日报报道,蔡奇、陈吉宁从海淀区沿运河走向驱车向东到通州,一路察看了“运河第一闸”广源闸、“京西小故宫”万寿寺的保护利用、通州五河交汇处规划建设情况。蔡奇在乘船察看运河通州段时要求,加强两岸景观整体规划,精心做好桥梁设计,展现这一“城市家具”的艺术之美。在有进京“水上城门”之称的八里桥,蔡奇察看了保护现状,要求尽快完善方案,将其更好地保护利用起来。
随后,蔡奇主持召开座谈会。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规土委、市文物局、通州区分别汇报了工作。有关部门就进一步做好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利用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
做好“保护、传承、利用”三篇文章
蔡奇说,今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大运河森林公园时强调,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北京要积极发挥示范作用。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又专门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出重要批示。
蔡奇强调,要带头贯彻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做好“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三篇文章,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带的丰富内涵,通过推进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利用,进一步擦亮世界认可的国家文化符号,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搭建深度交融的桥梁,为首都发展注入独具魅力的文化内涵,真正使大运河文化带成为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示范工程,成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民心工程,成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标志工程。
大运河通州段是保护建设重点
蔡奇强调,要立足长远,抓好当前,明确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任务。要在深入调研基础上,站在中华文明传承的高度,组织专门力量和专业力量,着眼中长期,高质量制定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建设规划。规划要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坚持问题导向,做到长短结合、远近衔接,明确具体实施方案,责任落实到区和部门。近期,要本着保护、传承、利用的总原则,聚焦修缮文物、挖掘内涵、整治环境、提升品质等环节,列出任务项目清单,制定五年行动计划。坚持分类推进,重点突破。
蔡奇指出,具体可以分遗产类、挖掘类、环境类、水系类、文创类等不同类别,分轻重缓急,有序推进。
就整体而言,大运河通州段是重点。要结合副中心规划建设,彰显蓝绿交织、水城共融城市特色;规划建设好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运河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将大运河文化带打造成标志性文化品牌。
举报成功!
评论成功!
回复成功!
已经够字数!
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 250 个字符。